顯示具有 巴哈花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巴哈花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真是再平常不過的四個字了

人人都會說

也常常看到  常常掛在嘴邊說

昨天  突然對於活在當下深思了一番

花精的作用也是將我們拉回到此時此刻

不是在過去的懊悔裡面

不是對過去的放不下與緬懷

也不是在未來的擔憂與恐懼

或是對未來的癡心妄想

就只是回到現在



要如何活在當下?

人們常說  我有啊!

我現在在做的很重要的事,就是活在當下啊!

是嗎?


活在當下不僅僅是現在還活著

日復一日做著日常的例行事務

活在當下需要包含覺察

有意識地做每一件事

活在當下還需要臣服與全然地接受現在的一切

接受當下的狀況活下去/去生活

即使身體不舒服,

即使家裡發生很多事,

即使突然被要求要加班,

即使無來由地被責難,

即使發生很多不是自己意料中的,

不是自己期盼的,

自己還能在這個狀態中穩處,如常的生活下去。

這樣的活在當下是有覺知

有力量

頭腦清晰

不會被情緒帶著走

不會被事件擊垮

不會被人誤導


花精的作用就是這樣。

花精不是神仙妙藥,不是萬靈丹

花精只是將我們暫時與紛亂的思緒與情緒隔離

無論在何時何地,發生什麼事情

請記得

"我不是我的情緒,我不是我的軀體,我不是這個想法"

把自己和情緒,軀體,想法拉開來

用這份新的視角重新去看待自己遭遇的一切

用這個"覺知的我"去看我的情緒,軀體與想法

重新看待自己與自己的處境



花精可以幫助的是幫助我們看見此時此刻的自己

   即便我恐懼,我沒自信,我亂了方寸

但因為有花精的陪伴與鼓勵,

我漸漸有了點勇氣,

開始相信自己或許可以,

能夠重新面對生活中的遭遇。

想要並願意重拾自己曾經丟失的自主權

想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


從今天開始

好好學習時刻活在當下吧!!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巴哈花精證書基礎課程L1 開課訊息

巴哈花精基礎證書班L1 開課訊息


焦慮,挫折,沮喪,失眠,壓力,沒精神
生氣,易怒,不滿,煩悶,恐懼,緊張,恐慌...

現代人總是很難不被這些紛擾的情緒影響
當情緒來了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呢???


英國巴哈花精情緒療法


是大約80年前在英國倫敦執業的巴哈醫師所發展出來的一套自我療癒系統
這個療法由情緒切入
藉由情緒的穩定進而達到身心靈整體的和諧
使用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學會


巴哈花精基礎課程 共四堂課 16小時
內容包含:
1. 38種花精和急救花精對應的情緒與其使用時機
2. 自我覺察練習,進一步認識自己
3. 學習如何為自己挑選花精與調配花精


上課日期: 7/13, 7/20, 7/27, 8/3 (每週日下午2~6點)
另有週間平日班  請洽bfrhealing@gmail.com
上課地點: 貝芙瑞療癒工作室  台中市北區尚德街88號
 (近健行路與大雅路交叉口)
課程費用: NT$8000
費用包含:上課講義,上課練習使用的花精,初階證書費用,以及一瓶10ml的急救花精
開課前報名,並繳交費用者,可享9折優惠
費用最晚須在開課當天繳交完成.
(開課當天繳費就沒法有9折優惠囉 Sorry!)

16小時課程結束後 由英國巴哈中心寄發巴哈花精初階證書


小班教學 名額有限
意者請盡速報名喔

報名請洽:
bfrhealing@gmail.com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工作室~~

 
工作室終於整理完成

即日起,工作室服務地點改為:
台中市北區尚德街88號1F(中國醫藥大學附近)
預約洽詢: bfrhealing@gmail.com
0928-311698
 (忙線或未能接聽,請留言或簡訊或請稍後再來電)

為顧及服務品質,以及避免干擾諮詢及課程進行,
來訪請務必先預約

謝謝~~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花精沒有效果,是算命???

昨天上課聽到了同學說的花精


同學說是去看中醫時,中醫師給了她一瓶花精
她去看病,看中醫,當然是因為身體的不舒服或身體出了狀況
中醫師顯然沒有告訴她什麼是花精,花精的作用
總之,同學說:喝了兩滴 心情變得很開心
但是 後來就沒再使用了 原因是身體上的病痛還是照常呀
一點也沒有改善 因為沒有用呀 所以就沒有再使用花精



根據她的描述 花精的確起了作用,而且很明顯
因為她說:喝了兩滴 心情變得很開心
顯然她自己也覺察到了心境上的改變
但是因為她不知道花精直接的作用是在情緒上
所以 從解決身體病痛來檢視花精的作用就變成了完全沒有效果

真的好可惜
我相信那位給她花精的中醫師一定也知道花精的好
所以才把花精當作處方之一給了看診的病患
但是 因為沒有對患者解釋清楚
反而讓拿到花精的患者現在聽到花精就覺得好像是騙人的東西
甚至說是算命的東西(是不是那位中醫師是讓患者抽花精瓶或花卡?)



那麼好的東西 就因為對它不了解 造成了誤解
可能讓一個人從此再也不相信,也不會再去使用它
所以給予花精時 真的不可以不慎重呀
不能忘記巴哈醫師發展花精的原意是要我們自我療癒
既然是自我療癒 就不是絕對必須仰賴醫師仰賴諮詢師才可以
真正起了療癒作用的是自己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想法與情緒
接納有那樣想法與情緒的自己
從而發展出相對應的美德

這也提醒了我
踏上花精療癒的道路後,需要時時回頭檢視是否有偏離了花精的原則:
簡單;純粹;自我療癒

真理看起來,說起來都很簡單
但要始終如一的貫徹它,不偏離就是人生的功課了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花精處理的是表面情緒嗎?

花精療癒系統是由情緒進入
當事人覺察到自己有什麼情緒狀態
就選用相應的花精來幫助自己
那麼,是否花精處理的只是表面的情緒
而不能處理到深層的問題呢?
首先必須探討一下:
什麼是表面情緒;什麼是深層的情緒
一般來說,表面的情緒指的是此刻當下清楚覺察到的情緒
那麼深層的情緒就是不易馬上發覺的情緒
可能是不願面對;可能是錯綜複雜難以釐清;可能是久遠遺忘...
以剝洋蔥的理論來看
我們是由外層一層層的往下剝
而不是直接用刀子剖開看到最裡層
那麼,"一層"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那一層就是我們自己當下覺察到的狀態
有的人一下子就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
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或還沒準備好面對
所以要繞一些路才會找出根本原因
不過,兩者並沒有對錯或哪個比較好或哪個比較差的區別
那麼這兩種過程處理的是表面或是深層的情緒呢?
可能看起來,第一個找到問題的核心,應該處裡的是深層的
第二個,繞了一些路才找到根源,應該是表層的
不過 其實兩者應該都是相同的
花精療法的關鍵是自我覺察,自我療癒
是一個以當事人為中心,為主體的療癒系統
當事人覺察到哪裡,就處理到哪裡
沒有所謂的深層或表面的問題
不管當事人馬上覺察到根本問題
或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去探索
這都是一個自我了解與覺察的過程
如果以能否清楚覺察來判斷表面或深層
那麼,就算是核心問題,只要是覺察到了,不就也變成表面
既然核心問題覺察到了,那麼又哪來深層的部分要處理呢?
所以 區分深層或表面的問題並不必要
重點只要放在自我覺察就行了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花精要吃多久才會好?

第一次聽到花精的人常常會問這樣的一個問題:

請問花精要使用多久才會好? 好了之後,以後會不會再復發?



花精的作用:就像一首優美的旋律



其實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也沒有一個正確,準確的答案

突發的,最近發生的,新的情緒

會比較快看到改變

自己也比較會覺察到

但是 如果是跟天生的行事風格,與根本個性有關

那麼時間或許就會長些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

但也不是絕對的

只要覺察能力夠, 總還是能夠快些的


至於會不會再復發?

這裏說的復發? 應該指的是面對同樣的情緒吧

其實即使面對的是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

同樣的情緒難免還是會在人生過程中不斷的經歷

但是有注意過自己情緒狀態的人

下次在遭遇到相同的情緒時

回復平衡的速度會比完全無視自己情緒狀態的人來得快

因為 覺察是療癒的第一步

在對同樣一個情緒不斷的覺察過程中

那個覺察會越來越精細與敏銳

當自己能夠時刻真實的活在當下

而且完全的知道我們的所做所言全都是來自自己的身心靈是如何的和諧一致地運作

那麼就已經得到了療癒


到最後 花精會是過程中一個支持與協助的角色

在我們還沒辦法達到那個片刻即永恆的每個當下時

讓花精的力量來幫助我們,提醒我們

真正發揮療癒作用的其實是不斷的自我覺察過程

所以我們不會依賴花精,也不會上癮

因為除非自己願意,願意打開自己的內心,願意去發現自己的真心

否則花精也無從作用起,而療癒也不可能發生


這就是巴哈醫師說的自我療癒


*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為什麼不抽花卡???


巴哈中心認證的諮詢師都受規範:
不能用抽花卡來幫人挑選花精可是 很多抽過花卡的人 都覺得抽到的卡片超神準
為什麼不呢?


歡迎回家~Welcome home ~お帰り
花精的作用--做自己 (回到最初的自己)
要解釋這個就不得不提到巴哈醫師的"自我療癒"觀點
所謂的自我療癒就是要覺察並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完美
然後發展出相應的美德這樣的過程
巴哈花精整個療癒系統共有38 種花精
每一種花精都有其相對應的情緒
其實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其中的情緒
覺察是療癒的第一步
自己的情緒與感覺自己最清楚
有時我們還會因為種種原因對外人隱瞞
可能是自己還沒辦法面對那個問題
可能是怕說出來丟臉
可能是不信任諮詢師
等等... ...
但是自己是沒辦法逃開自己的
抽花卡是一個方式
不過是由花卡或是解讀花卡的人來解釋
或許當事人覺得很貼切
但是 因為不是由自己覺察的
下次在遇到狀況時 可能還是必須求助於抽花卡以及解讀人
這是一種往外求 也是一種依賴
也可以說是一種不願意獨立的表現
所以 為什麼不抽花卡
因為如果只是依賴抽花卡
就只是阻礙了自我覺察與自我療癒的發展
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所以 為什麼不抽花卡?
既然已經選擇了花精來幫助自己走向自我療癒的道路
只需傾聽自己的聲音就好了
何必外求抽花卡?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夏綠蒂@ 寵物俱樂部節目

(謝謝Carol當天幫忙拍照,以及咪子和主人Sherry的參與~~)
************************************************************************
上週一夏綠蒂去上民視交通台的"寵物俱樂部"節目
雖然緊張 但是總算平安順利的結束了  

時間不多,所以只能大概介紹花精以及之前用過花精的貓咪及牠的主人
但至少也及供了寵物飼主及動物醫生在對待照料動物時的另一個方法
提供大家參考囉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在網路上看節目

該節目在一般的有線電視頻道看不到 
所以節目助理給了我這個網路直播連結:
http://star.ftv.com.tw/chat/fmtv/


播出時間:首播:3/22 (一)17:30~18:00
重播:3/23(二)21:30~22:00
3/28(日)16:30~17:00

對內容有興趣的人請點選連結收看喔~~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讓動物也能從花精受益


就像人一樣,動物也有情緒。日常生活中,牠們也會有感到害怕、沮喪、失望、擔憂…的時候。這時候,如何能夠用花精來幫助牠們呢?
等等!別急著思索腦海中的花精名稱,在考慮適當的花精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怎麼判讀動物的情緒。
了解動物的情緒

和人不同的是,動物們並沒有辦法以我們聽得懂的話語來告訴我們牠們目前的情緒,所以正確的判讀動物們的行為就變成得知動物情緒的重要訊息來源。要正確的判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切忌擬人化。試著站在動物的角度去看牠們的行為,去理解牠們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是了解動物的第一步。

了解彼此的需要
在使用花精幫助動物的過程中,主人一同參與是很重要的。畢竟動物的處境和人是極大不同的,牠們生活在一個被主人也就是人類所主導的世界裡。本來的生活作息也跟著一同生活的人類有了改變。絕大部分動物的行為問題都是後天學習或造成的包括生活的環境、情境還有接觸到的人以及其他動物。因為主人對於動物來說是無可替代的存在,因此在一開始飼養動物之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寵物的需求是很重要的。首先,我們先大略來看一下動物的五大基本自由(需要):
五大基本自由
---Freedom from hunger and thirst 免於飢渴,容易取得新鮮食物與飲水,以維持健康與活力的自由。
---freedom from excessive heat and excessive cold 免於不適,能有適當遮蔽與休憩的環境的自由。
---freedom from disease and pain 免於痛苦,疾病與傷害,能夠預防或容易取得適當診斷與醫療的自由。
---freedom of exercise (movement) 充分自由活動的自由。
---freedom to act out most normal behaviors 能夠表現出大部分該動物的正常行為的自由。
(---freedom to be a parent (rearing), to socialize with other dogs (cats…)
能夠和其他的同類或非同類動物社交的自由,能夠生養後代的自由。)
當然不同種的動物又有個別不同的需求,同種動物之間也有不同品種或體型大小不同的需求。一般來說,所有的動物都喜歡遊戲,所以創造一個有趣的生活環境是很重要的,甚麼是有趣的生活環境?並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買很多的設備或玩具,尤其是動物還小的時候,在環境內慢慢增加一些生活上會接觸到的東西以及聲音,球也好,報紙、燈光、不同的聲響,讓牠接受多一些環境的刺激,這樣在之後生活的適應上會順利許多。主人的陪伴也很重要,尤其是對於那些被飼養在室內的動物們。牠們的生活完全與外界隔絕,沒有同類或其他動物朋友,甚麼時候吃飯,甚麼時後散步,甚麼時候上廁所都必須看主人的時間來決定,語言也是完全不通的。每天一同散步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但可以滿足動物一天的運動量,也可以增進主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注意,大型犬需要的活動量很大,如果家中沒有足夠的空間,主人也沒辦法帶牠去外面讓牠充分的跑跳,牠們是很容易生病的。
我們為什麼要飼養動物?我們的需求是什麼?看門犬和寵物犬是有差別的。主人千萬不能期待一隻寵物犬來幫你看家,同樣的,也不能要求看門犬去當老人與小孩的陪伴犬。如果是因為孤單想養一隻動物來作伴,那麼寵物犬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主人也要有一定的認知,寵物犬同樣的也很黏主人,牠們需要主人的陪伴。如果是一個忙碌工作又需要常加班或出差的主人,那麼寵物犬並不合適。如果是要養來看管農園或是工廠的看門狗,那麼大型犬裡面就有好幾種是可供挑選的。但是要注意,因為目的是看門,絕對不能讓家中的小孩跟著牠們一同玩耍,很多意外都是這樣發生的。
飼養動物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與牠們互動。在國外,要飼養動物前,大部分的飼主會看書做功課,也會帶著動物去上課。這些課程包括飼主學習如何運用正向的方式來有效的訓練動物基本常規融入人類的家庭生活,還有動物之間的社交訓練,與陌生人的互動等等。因為有些動物的攻擊行為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愉快正面刺激太少,導致對生活周遭的大部分事物接觸後產生恐懼造成的,如果在動物小時候就能夠多增加這方面的社會化訓練與機會,之後發生這類事故的情形就能避免了。 台灣現在也有一些專業的動物訓練師,定期也有開一些訓練課程,請仔細評估慎選正向訓練模式,想要多知道一些如何訓練家中的寵物的主人不妨多留意。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就像優美的音樂

就像優美的音樂

事實上,花精作用最好的隱喻(『最好』指的是最有力的解釋)就是巴哈醫師自己的解釋。他說花精就像是『優美的音樂,或像是任何能給予我們激勵的振奮人心的東西。(like beautiful music, or any gloriously uplifting thing which gives us inspiration.)』他們的作用是為了『打開我們接收靈性自我的管道(open up our channels for reception of our spiritual self)。』
這是個很好的比喻。如果你聆聽一首對你意義深遠的音樂,不論那是由巴哈、貝多芬、平.克勞斯貝、披頭四或是誰所做的曲子,你都會被它所感動。你的內心某個部分已經受到了那音樂的刺激,並且呼應著那個樂曲,所以你已經和你之前的感覺不一樣了。你並沒有改變之前的你,而是你性格的另一面對那個音樂有所反應,並且被加強了。
花精的作用正是如此。它們不會把你之前沒有的情緒加到你的身上。而是激發你已經有的正向情緒,使得這些正向情緒變得堅強到足以克服並驅逐那些把你拉離平衡狀態的負面情緒。
…(略)…
很多第一次接觸花精的人會對於花精的劑量指示感到困惑。他們不了解從市售花精瓶中取用兩滴純的(註:不經稀釋的)花精怎麼會有可能和把相同兩滴純花精加到30毫升的水中,然後只從這稀釋的混合物中取用四滴效果是一樣的。…(略)…
當我們把花精想成是一首音樂,答案就出來了。旋律就是旋律,不論那旋律是來自於三條街之外的某人所吹奏的長笛,或是來自現場聆聽的交響樂團演奏。如果你可以聽到旋律,你就是聽到了旋律,音量大小是沒有關係的。
同樣的比喻也可幫助我們了解如果我們把花精混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情形。選擇我們所需的花精混合在同一瓶就像我們把不同的旋律混編在同一首曲子裡。如果你選擇的是適當的旋律,那麼整首音樂就會很強烈而且容易聽清楚。如果你放進了一些你不需要的花精,那麼這些花精就會干擾使得其他花精產生的音符不容易被聽到。如果你混合了太多的花精在一起,多過於建議的六種或七種,那麼你將會很難聽到所需要的音符。
在巴哈醫師的時代,有人建議他把所有的花精混合在一起,製造一瓶適合所有人的萬能花精。巴哈醫師他嘗試了,他發現到把花精全部混合在一起的時候,花精是沒有作用的。以同樣的方式,將所有的音符在同一個時間彈奏出來就會產生白噪音(註:也就是收音機尚未調整好頻率之前發出的聲音),因此將聽不到任何的音樂。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chapter 3 p.38-41)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自助與自我發展/做自己

自助與自我發展

理想上,為你挑選花精的治療師也會想要教導你如何為自己挑選花精。她會把目標放在鼓勵你用花精來幫助自己—鼓勵你自助。如果你買了一本花精的書,然後開始在沒有諮詢師的協助之下使用花精,那你就開始使用自助的途徑了。但是究竟巴哈花精指的『自助』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把『自助』解讀為『自我發展』。我們都很熟悉市場上有千百本書保證在二十天之內會給你一個全新的自己,或是提升你事業、感情生活的發展,或是在精神上或身體上發展到那樣的一個極限,以至於到了書本的最後一章節時,你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自助』在這眾多書籍中的許多中,意思都是不要做自己。它的意思是接受一套讓你變成某個人物的理想人格特質,它的意思是去模仿其他人或是跟隨其他人的人生藍圖。『自助』變成了『自我消滅』:把舊的自己捨棄,換上新的。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chapter 3 p.28)

做自己

巴哈花精不一樣。不給你一個全新的自己,而是承諾帶你去看一個久違不見的自己:原本的自己(the old you)。以此概念的『自助』意思指的是幫助你做你自己。巴哈醫師相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經由認識我們是誰來學習。我們在這個星球的時間是一個發現我們長處以及鍛鍊弱點的機會。發現自己並不是說要去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是去發掘真實的自我。意思也就是說發現做自己的滿足感而不是試著去變成其他人。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chapter 3 p.29)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神經心理免疫學

Psychoneuroimmunology 神經心理免疫學

整體的觀點在很多方面正變成主流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醫師現在都同意壓力和情緒失衡會造成高達95%的疾病,而且情緒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的研究在美國已經有過一波研究的熱潮。羅伯特.艾達教授(Dr. Robert Ader),1975年的時候,在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進行這個主題研究,是第一個稱呼這個主題為神經心理免疫學,或簡稱“PNI”,的人。

PNI是在研究人的心智狀態如何經由大腦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連結來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從一開始的一個非主流的研究活動,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主流科學家在這個領域努力著。實際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像是英國的The Lancet和美國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這類主要的專業期刊上。

壓力會造成神經傳送素和賀爾蒙的釋放這一點已經獲得證實了,而這些釋放會在免疫系統中改變細胞的活動。免疫系統似乎是扮演著由大腦接收情感訊息的接收器的角色。

美國1996年的科學人期刊上有一篇文章提及在這個領域很重要的成果。舉例來說,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有一個研究發現,處於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親人壓力之下的人,患感冒時有比其他人來得更嚴重的傾向。另一個研究也顯示高度焦慮的人比較缺乏能有效保護他們的抗體和免疫細胞。PNI傾向去證實整體論一直在主張的:身體和精神的失衡最後將導致身體的疾病。另一個PNI研究更有趣的結果顯示出覺得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人比那些被命運、被環境或其他外在壓力掌控的人更不容易生病。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introduction XI)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正統醫療的問題

正統醫療的問題

繼續這個隱喻,正統醫療的問題是:當車子在被修理時,司機通常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的治療。他坐在附近等待他的車子被修理,然後開走它,就跟之前一樣地橫衝直撞,直到下次又再被撞毀。
正統醫療方式主要的爭議是,它對於我們看不到的那個部分做得不夠。在頭上的“我”並沒有被考慮進去,但事實上“我”常是導致身體問題的原因。而在“我”之外,在精神或靈魂的層次,問題是更嚴重的。對現代西方的醫學來說,病人的靈魂不只是不被列入考慮:實際上,它甚至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introduction X)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人如同車子

人如同車子

藥是仙丹妙藥的想法—也就是針對每一個身體的症狀都有一個相應的解藥—是把人的生命完全的分開成為身體和心靈兩個世界的觀點為基礎。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但是他說的這個“我”並不是他的胃或是他的手臂或是他的心臟,而是在頭上的某處。“我”透過它的眼來看,它的身體是某個東西—一種用來帶著“我”的交通工具。“我”的想法和感覺對身體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因為並沒有直接的連結。“我”可以做任何想要身體去做的事,只要經常使用它,並且提供身體足夠的燃料。或許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對待我們的身體跟我們在對待車子是那麼的相像:我們開快車;我們不照顧自己的身體;我們生病了;我們帶著我們的身體到醫生那裡去被修理。醫生們變成是被讚揚的修車技師,更換老舊的零件,重建被損害的機器。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introduction IX)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翻譯)巴哈花精的原則--什麼是巴哈花精

什麼是巴哈花精

... ...它們是給情緒的藥,主要用來平衡心智的負面狀態,藉由喚醒相應的美德來消除背離的人格特質。也就是說,我們都能由和諧的情緒生活得到健康。而且因為他們是這麼的簡單,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使用的工具,他們給予我們掌控我們情緒生活的力量。在這個系統共有三十八種基本的花精。其中三十七種是由單一的花朵或植物製作出來的,另一種是特別準備的泉水,每一種花精都針對一個特定的情緒,例如恐懼、缺乏自信或擔憂;服用花精的效果就是去給予勇氣,增加信心和撫慰擔憂的心靈。花精不是和傳統醫學的藥品一樣藉由抑制症狀來作用的。而是提高我們本來就具有的正向特質來作用。不去壓抑負面的狀態,而是藉由增加相應的正面特質來去除負面的部分。巴哈花精把整體治療交到每個人的手上。那也就是為什麼巴哈醫師喜歡說它們是未來的醫學的原因。

版權c. Stefan Ball
Thorsons Principles of Bach Flower Remedies (introduction XII)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誰需要花精?

每個人都需要花精!

所以 問題應該是問說:什麼時候需要使用花精?

當自己覺得煩悶,心情不愉快,憤怒,焦躁,不安...
靜下心來想想 是什麼原因或發生了什麼事使你有這樣的感覺

你在生氣嗎? 氣甚麼呢? 因為開車在路上 前面的車子太龜速嗎?
還是在氣自己 明明事情那麼多 卻開不了口跟同事說自己幫不了她的忙?

你覺得不安嗎? 擔心等一下的面試會過不了關嗎? 怕自己不夠好嗎?
還是擔心如果這個面試再不過 家裡的生計就出問題了嗎?
或事覺得好像有壞事要發生 所以在心裡擔心害怕著?

靜下心來想一下 這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個感覺
然後 為自己挑選適當相應的花精服用

巴哈醫師說:
我餓了,我就去花園摘一顆萵苣來吃;
我害怕了,就服用构酸醬,就是這麼簡單.

是呀! 花精的使用就是這樣簡單
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只要靜下心來 聽聽自己的聲音 它就會告訴你 你需要什麼
不需要繁雜的儀器與技巧 只需要傾聽

那麼要諮詢師做什麼呢?
人的情緒錯綜複雜, 如果是困擾已久的問題
或是已經情緒紛亂, 自己無法釐清思緒
或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分辨情緒或選用適當的花精
那麼諮詢師可以幫助你
諮詢師的角色並不是在幫你治病或是幫你解決煩人的情緒
而是當一面鏡子 幫你把混雜的思緒與想法整理好 再反映給你
讓你看到自己現在的狀況 讓你知道你的擔憂或憤怒是什麼
然後挑選目前的你所需要的花精
跟你說明清楚為什麼挑選這幾種花精
調配好之後 讓你帶回去

當然 動物(甚至植物)的情況也是一樣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花精*相遇

2004年 我知道了巴哈花精
剛開始是被百貨公司的廣告吸引"YOGA IN A BOTTLE" (瓶裝的瑜珈)
已經在練習瑜珈的我 很好奇
裝在瓶子裡的瑜珈是什麼感覺
拿了資料就回家了
真正開始使用花精並進而了解學習花精 是在2005年底
那時 因為工作,家庭與學習
我的生活整個的混亂健康狀況很差 心情也盪到了谷底
一天下午 在書架上 看到了那時在百貨公司拿回的花精資料
再一次仔細的看著裡面寫的:找回自己內在的平靜
那不就是我所需要的嗎?
於是 開始了我與花精的不解之緣*******************************************************************
花精 什麼是花精呢
幾乎所有人聽到巴哈花精第一個反應就是
"喔~~ 聞起來香香的 是精油的一種嘛"
不 不是的 花精不是精油 它不是油 也一點都不香
如果真的拿來聞 其實就是白蘭地的味道
簡單的說 花精是給情緒吃的藥
但是這裡說的藥 又跟我們現在對藥的印象及概念不太一樣
這麼說好了 說到要吃藥 一定就是生病了
吃了頭痛藥 頭就不痛了 吃了感冒藥 咳嗽就停止了 鼻水就不流了
藥的功用 就是把我們不舒服的症狀消除
這麼說 沒錯吧
打個比方 廚房的地板老是濕濕的
每次一看到一攤一攤的水 就拿拖把擦
反正就是 擦了又濕 濕了又擦
就像是我們頭痛了 吃止痛藥 頭就不痛了
下次再頭痛 我就再吃頭痛藥一樣
但是 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地板會有水呢
仔細探究之後 發現原來是洗手台的水管破了
所以水滲了出來 把水管修好 地板滲水的現象就不會再出現了
既然不再滲水 當然我們也就不用再不斷的擦地板了
同樣的 原來頭痛是因為熬夜 作息不正常導致失眠而引起的
那麼 只要調整作息 生活規律 頭痛就不藥而癒了 還需要頭痛藥嗎?
看到這裡 或許你會覺得 既然說不吃藥 那花精的作用是什麼
花精的功用是調整
就像天秤一樣 慢慢的幫我們把失調的部分調整回和諧的狀態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情緒 有些是好的 有些是不好的
好的情緒會幫助我們身體健康 維持在一個正向良好的狀態
不好的情緒會降低我們的免疫力 讓我們容易生病
在很多醫療期刊中也證實了情緒會導致疾病的觀點
其實 我們每個人 都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只是我們現在太仰賴所謂的正統醫學(也就是現在的醫療體系)的結果
"頭痛不看醫生 怎麼會好呢"
其實 頭痛並不是病 它只是身體反映出來的提醒或警告
它藉由頭痛在告訴我們 我們的身體失調了
就像天秤一樣 傾斜了
如果不趁現在還好調整的時候 讓它回復平衡 傾斜的角度會越來越大
要回復到原來的樣子 就更困難了
花精做的 就是幫助我們恢復平衡的狀態
巴哈醫師說 花精治療的 不是疾病 而是人本身
你的心理狀態好了 疾病沒有理由不好呀
現在的疾病不斷的變種再變種 甚至發達的醫學也束手無策
但是 大家在面對SARS 或 AIDS 的恐懼,害怕
和以前的人在面對黑死病的時候並沒有兩樣呀
有相同的兩個人頭痛 去到了醫院 醫生會開同樣的止痛藥給他們
不過 A是因為上週突然被裁員了 沒了工作 家裡還有龐大的貸款造成的
B是因為老闆交代的重要案子趕不出來 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兩個人頭痛的原因不一樣 怎麼可能給同樣的治療呢?
止痛藥 只是治標不治本 病灶沒有消除 同樣的情況會一直出現
然後 原本的頭痛 因為沒有正確的治療 演變成腦瘤或其他嚴重的疾病
巴哈花精針對不同的情緒 總共有38種單方花精 還有一瓶複合(急救)花精
沒有太深奧的原理 不會成癮也沒有什麼副作用
症狀消失了隨時都可以停止服用
雖然人的情緒很複雜 但是 不要想太多
你恐懼嗎 就服用或使用針對恐懼的花精
沒理由的憂鬱嗎 就服用針對憂鬱的花精
懶懶的 有星期一症候群嗎 就服用相對應的花精
你的情緒狀態是什麼 就處理哪個情緒
夏綠蒂自己的對花精感覺是不斷的在自我發現
就像剝洋蔥一樣 剛開始以為自己是沒耐心
一層一層慢慢的剝掉洋蔥外皮之後 發現最後原來是過度投入的個性呀
而且 花精很能在慌亂的情緒中
幫助自己把自己帶回當下 一種很真實的存在感
就像是有人很溫柔很堅定的在旁邊跟你說
沒關係的 你現在在這裡呀
(我覺得很像是用日文說的感覺:大丈夫よ 、あなたは今ここでいる)
你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嗎? 我覺得那樣的感覺很踏實很溫暖很滿足
當然 更好的一點是 對別人會比較有包容心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夏綠蒂從小小一瓶花精 正在發現,探索世界的無限大